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上财北郊高中:春风拂来花自开

时间:2017/11/20 17:29:12

来源:上财北郊高中    作者:崔璀    选稿:陈乐

生命是一段不确定的里程。这条路的长度从未被精准地预测,虽然世纪的钟声也回响在行者的耳畔,但对大部分人而言,生命的消逝总是以一种戛然而止的方式到来。人生如此苦短,沿途的风景就成为评判生命质量的绝对依据。人在社会的精彩,在于体现自我价值,这仰仗于踏入社会之前的求索。对于学生,他们既要在当前阶段活得漂亮,也要为之后的精彩人生完成铺垫,最简单有效的完成办法,就是融入到班级文化的大家庭当中。

 

班级文化的大家庭以一种难以撼动的力量影响着身处其中的每一分子。你的明艳造就我的分明,你的暗沉注定我的浑浊。真正成功的塑型一定是潜移默化,正如春风细雨无声地润泽大地万物那样。

 

这种喜人的温暖,我在北郊不止一次的遇见。在北郊读书的几年光景,受到多位老师的熏陶,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班主任姜吉平老师。他的和蔼,是他在我脑海中留下的第一印象,也是他在管理班级的时候不放弃的原则。已经不记得高中时候的班级文化标语,却始终记得班级兼容并蓄的氛围,集体之中有形形色色的同学,学霸与学渣,爱管事儿的和爱凑热闹的,特别逗趣的和特别正经的……每一个人都恰好在集体之中占有一个位置,不是非他不可,却是少他不行。需要维持纪律的时候不能说鸦雀无声,但至少会有意识的保持安静;搞活动的时候不一定出类拔萃,至少群策群力。在这个集体中,也许每一分子都深切地感觉到,自己被这个集体照顾着,也被这个集体需要着。一言以蔽之,舒服——不是身体上的惫懒与倦怠,而是心灵的舒适与认可。班级文化的渗透,可以体现在集体的默契与同舟共济。

 

班级文化渗透在集体之中,也流淌在每一个人的心间。实习的时候,我跟着沈浩老师的班级做副班主任,这个班级最令我惊叹的,就是良好的日常习惯。教室中始终保持着一种安静的氛围,无论什么时间段,学生都能够管好自己。令人惊叹的是,这样的收效并不建立在重罚或者监督的基础上,沈老师交给我的任务很轻松,中午溜达一圈检查团徽胸牌即可,沈老师自己更没有时时镇压,但是班级日常良好有序,同学们也确实把他作为良师益友,遇到困难,总是他们第一个寻求帮助的对象。我想,这确实得益于沈老师对于班级的管理。是“无为而治”也好,唤醒了学生内心的自省也好,不论如何,这样的结果是皆大欢喜的,学生能够自觉而平稳地完成日常的学习生活,不需要教师的监督,也保有对教师的信任,这对于教师也是一种减负和宽慰。

 

有鉴于此,我也对自己班级的文化有一种期许。即是根植于集体,自省于内心。在班集体之中,休戚相关,荣辱与共,为班级中哪怕别人的精彩而鼓掌,也替集体中即使旁人的短板而忧心,顺应集体的选择,甚至取长补短,甘愿为他人多付出一点。在个人的修炼当中,时刻不忘责任与得体,也就是做好自己的事,不为难别人。

 

当然,班级文化不是一言堂,一锤定音的始终不是教师。在班级文化的建设当中,教师更多的作用,不在于主导和把控,而在于引领和推波助澜。优秀的班级往往自觉,教师的强势最多训练到条件反射,甚至有时候还会有反作用。春风化雨的教育理念则是以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方式影响着学生,能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之中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是非准则,慢慢将学生变成他们自己所感受到的,所向往的存在。而这也就是班级文化所能实现的最高境界了。

 

今日之社会太喧嚣。除了校园生活,学生面对的是来自社会的嘈杂:非理性的娱乐导向、频繁而偏激的舆论发声、垃圾信息对于碎片时间的挤占、各路文化的滚滚而来以及信息时代太过便利的通讯所造成的依赖……诱惑太多,思考太少;吸收太多,消化太少;浮躁太多,沉静太少。班级文化建设是艰难的,因为它需要在学生已经满满当当的思维殿堂之中艰难地开辟出一条血路,把每一个随着时代的更迭而更趋向于多元化的个体牵在一起;班级文化的建设更是必要的,因为如果社会的战场、媒体的战场已经被低质量的话语和无深度的思考占据,那么校园就是最后的阵地,守得住班级文化建设的战略,那么学生的心中始终有一方净土,有一根底线;守不住,那么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将缺失时代的强音。

 

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